网站
首页
新闻动态 政策法规 实事报道 槟榔文化 走遍中国 视频宣传 会员之窗 交易平台 科技前沿 技术指导 分会风采 申请入会 行业科技 组织机构 协会领导 解决问题 党建展示 关于我们
技术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指导 >> 技术指导
槟榔黄化病解析和防治
海南省槟榔协会官网 | 2021-08-27 17:13:00 | 阅读:10229

一、槟榔黄化病及研究结果汇总

1、黄化病及其蔓延情况

槟榔黄化病是一种缓慢抑制槟榔植株生长、严重降低槟榔产量的具有传染性的毁灭性病害,该病最早报道于印度喀拉拉邦中部,随后几十年逐渐蔓延到印度其他种植区,对印度槟榔产业造成巨大损失。1982年槟榔黄化病最早发现于我国海南屯昌县,目前已经蔓延至陵水、万宁、三亚、保亭、琼海、定安、琼中等主要种植区,有向全岛蔓延的趋势,严重影响我省槟榔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2、黄化病病原研究仍然是个有争议的课题

根据印度学者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罗大全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证实植原体是引起槟榔黄化病的一种病原。但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的覃伟权、朱辉等人发表的文章《槟榔黄化病研究进展》表示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种观点。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黄惜对病原研究的最新结果表明,海南槟榔黄化病的病原是一种长线科隐症属病毒(APV1病毒),它通过双条拂粉蚧和蚧壳虫等昆虫进行传播,该研究成果尚未正式公开发布,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证。对于槟榔黄化病的病原学,至今仍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课题,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3、黄化病的症状通过肉眼难识别,目前还没有田间快检方法

根据印度学者的研究,感染黄化病的槟榔植株叶片短小、变硬,呈束状,叶片皱缩,感病树干茎松脆,输导组织变黑碎裂,侧根少,根尖褐色并逐渐腐烂。海南槟榔黄化病表现为黄化型和束顶型两种症状,大部分感病株开始表现黄化症状后5至7年枯顶死亡。由于槟榔黄化病的症状很难与缺素症状区分开来,肉眼无法判断黄化植株是因为植原体引起的黄化病,还是因为缺素、缺水、或者其他病虫害长期侵染引起的叶片变黄、变短及植株长势衰弱。目前针对槟榔黄化病还没有田间快速检测方法,因而对黄化病的检测和判定依然是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4、没有有效的防治槟榔黄化病的方法措施

由于针对槟榔黄化病的病原、致病机理、传播途径、蔓延速度等方面的研究没有取得关键突破,问题的根源还没搞清楚,例如病原除了植原体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病原,这些病原如何传播的,如何影响植株生长的等等。在这些问题研究清楚了之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遏制黄化病的蔓延。

二、广义黄化病

在槟榔行业内,对槟榔黄化有不同的叫法:黄化病、黄叶病、黄化现象、黄化灾害等等,其中种植户喜欢称之为黄叶病,科研机构原先称之为黄化病,后来由于病害的识别鉴定和致害机理研究方面没有准确答案,为了严谨起见,改称之为“黄化现象”或“黄化灾害”。这种称呼的变化,也体现出对黄化病的研究的进展和认知的变化。

除了植原体或有可能存在的其他病毒造成槟榔黄化之外,还有很多种情况也会造成槟榔黄化,比如缺素、缺水、寒害、根腐病、多种病虫害长期为害、滥用除草剂等等。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槟榔黄化,症状都比较接近,广大槟榔种植户用肉眼无法判别,在没有准确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来判定真正的槟榔黄化病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把槟榔树出现叶片变黄、槟榔树长势变弱、槟榔产量明显降低的现象,称之为黄化现象,或者理解为广义黄化病。广大槟榔种植户和槟榔业内人士口中的黄化病指的是广义黄化病,根据多元公司2016年对全省种植状况的调查结果,广义黄化病发生率为29.4%。

广义黄化病包括了病毒性黄化病和非病毒性黄化病,病毒性黄化病是真正的黄化病(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黄化病,具有传染性,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非病毒性黄化病是不携带致病病毒或细菌,没有传染性,可通过有效防治方法进行防控和治疗,恢复植株长势。

本文接下来的分析是围绕广义黄化病来展开。

三、海南槟榔黄化发生情况

海南发现槟榔黄化病已经近40年,在这期间,槟榔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管理模式一直都很粗放,几乎没有采取病虫害防控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病毒性黄化病的传播速度够快,按照发病5年左右植株枯顶死亡的症状,那么早就出现槟榔树大面积死亡的情况。事实上,槟榔园大面积枯顶死亡的情况在10年前并不多见。由此推测病毒性黄化病的传播蔓延速度不快,目前有黄化现象的槟榔,属于病毒性黄化病的比例不高,大部分属于非病毒性黄化。这个推断可以从海南槟榔种植管理状况进行佐证。

四、粗放的种植管理模式是造成槟榔黄化的主要原因

1、“只种不管”的槟榔种植观念

槟榔在海南人观念中,属于懒人树,只顾种,不用管。在2010年之前,槟榔产业规模较小,原材料需求量不大,槟榔价格不高,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远不如现在,那时候槟榔种植面积虽然逐渐增加,但大多为门前屋后、田间地头分散种植,连片成规模种植的,不少是出于占地需要,为了不让土地撂荒。槟榔种下去之后,基本没有后续的管理,完全靠天吃饭,有多少摘多少,多少也能买些钱。这也是农户喜欢种槟榔的原因,和别的热带果树不一样,别的果树如果不管理,基本上就没有收获了,而槟榔即使没有管理,多少还有收获。

 

2、槟榔园立地条件差

只要稍微留意,就能发现海南立地条件好的土地要么种了橡胶树,要么种植热带水果或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槟榔的土地土壤相对贫瘠,位置偏僻,远离水源。根据多元公司2016年开展的海南槟榔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普查)数据显示,海南槟榔种植地形分布,80%的槟榔园建立在山地和坡地上。在山地上种植槟榔,由于地势高,缺乏灌溉条件,每到季节性干旱期,槟榔园严重缺水,造成槟榔长势差,产量低。另一方面,山地和坡地的坡度大,大多数种植户都没有根据地形地势地貌进行合理规划,也没有根据种植需要建立等高种植平台和排灌设施,有的虽然建有平台,但由于多年失修,长期雨水冲刷,已失去作用。加上滥用除草剂,植被被破坏,土壤失去保护,在7-10月的多雨季节,绝大部分水分从地表流失,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土壤越来越贫瘠。

3、要么不施肥,要么乱施肥

在2014年之前,槟榔生果价格不高,基本在5元/斤以下,种植户鲜有对槟榔进行管理,很少对槟榔进行施肥、打药、灌溉等管护,即使这几年槟榔生果价格不断上涨,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槟榔园依然处于野生状态。当然,在价格上涨的刺激下,很多种植户开始重视对槟榔的管理,然而面临着如何管理的尴尬。以前对槟榔树不怎么管理,自然也没有管理经验的积累,槟榔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落后,很多种植户对槟榔的管理没有头绪,只能根据种植其他果树的经验来管理槟榔,乱施肥的现象普遍存在,结果是要么肥效不明显,要么造成肥害。根据我们实地走访,海南槟榔园普遍存在土壤PH值偏低(土壤酸性),缺少铁、锌、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下降、土壤菌群失调等问题。

4、病虫害防治意识和技术都缺乏

经实地观察发现,所有出现黄化的槟榔园都存在多种病虫害复合浸染的情况。槟榔常见的病虫害有二十多种,在没有科学系统的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情况下,随着槟榔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害发生面积和蔓延速度也相应提高,病虫害防控成为海南槟榔种植业的重大挑战。

 

槟榔病虫害没有得到有效防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种植户没有病虫害防治意识,只种不管、靠天吃饭的意识根深蒂固。二是槟榔园的客观情况让病虫害防治极为困难,很多槟榔园种植在山地和坡地上,园地没有规划建设好道路和水电,加上有的槟榔树长得太高,难以实施农药喷施,或者实施的成本过高。三是种植户没有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很多槟榔园由于长期疏于管理,存在缺肥、缺水、长势很弱的情况,容易受到多种虫害、细菌、真菌、病毒的侵染,大部分种植户没有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无法准确识别病虫害的种类,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无法对症下药,病虫害防治效果不好,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槟榔树就会越长越差,慢慢就出现黄化现象。

综合以上几种情况,海南的槟榔种植业过于原始和粗放,有意识问题、有客观条件限制,也有主观能力(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不足的原因,最后呈现出来的种植业画像就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面积也相应增加、呈加速蔓延趋势,缺水和缺素普遍存在,滥用除草剂影响槟榔根系,山地和坡地槟榔园水土流失严重,乱施肥破坏土壤生态环境,针对不同生长环境和生长阶段的槟榔园的种植管理规范尚未建立和广泛推广,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不高,谈黄色变,认为槟榔黄化是癌症,出现黄化基本放弃抵抗,没有去寻找问题的根源,束手无策,任其自生自灭。

五、槟榔黄化灾害影响分析

槟榔黄化是槟榔树生长受到负面影响,长势变弱,产量下降并逐渐绝收,甚至出现植株枯死的现象。我们把槟榔园出现黄化且没有得到有效防治的情况称为槟榔黄化灾害。有的观点认为槟榔黄化灾害对海南槟榔种植业是致命打击,海南槟榔总产量会逐渐下降,造成价格上涨,槟榔原材料供应没法满足产业下游槟榔加工厂的需求,发展面临困境,槟榔产业发展受挫。这种观点看似符合逻辑,但与产业发展实际不符,过于危言耸听。

1、槟榔黄化灾害造成种植户收入减少是对局部个体的影响

槟榔树从定植到挂果,需要六七年时间,虽然资金投入不多,但时间代价和机会成本很高,一旦出现黄化灾害,种植户损失的不只是当年的收入,而是往后十几二十年的收益,尤其最近几年槟榔生果价格不断刷新新高,小小的槟榔果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果”,一亩槟榔园正常产量按照去年的价格收入上万元,对于很多农户来说,这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

根据实地走访了解,出现黄化灾害的槟榔园,都是树龄较大、长期疏于管理、立地条件较差的槟榔园,槟榔黄化灾害是长期在这种“野生”状态下逐渐形成的,虽然结果令人惋惜,但也需要反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槟榔是黄金果,不是摇钱树,槟榔和其他经济作物一样需要精心管护才能实现持续收入。实际上,很多持续精细化管理的槟榔园,都是长势好、产量高、难觅黄化踪影。可见,槟榔黄化灾害会造成一部分槟榔园产量降低甚至绝收,导致种植户收入减少,但这种影响是对局部个体种植户的影响,海南槟榔种植业的总产量和总收入呈现逐渐增长的势头,但不能对槟榔黄化蔓延掉以轻心。

 

2、在槟榔黄化灾害蔓延的情况下槟榔产业依然取得了全面快速发展

槟榔黄化现象不是最近这一两年才出现的,而是在海南已经存在了近四十年,槟榔产业在这期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十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在不断升级,终端消费市场不断扩张,产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突破千亿指日可待。可见一直存在的槟榔黄化灾害并不会使得槟榔产业发展受挫。

3、槟榔黄化灾害并没有打击农户种植槟榔的信心和热情

随着槟榔产业的发展,市场对槟榔原材料需求不断增加,海南槟榔种植面积在快速增长,海南槟榔种植分布也从东部逐渐扩张到全岛,门前屋后、田间地头和道路边、河谷、山腰山脚等零散地块都种上了槟榔,随处可见槟榔树,槟榔种植业呈现一片兴旺景象。

4、海南槟榔原材料供应并没有因为黄化灾害而减少

根据多元公司的监测数据,海南槟榔原材料总供应量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2014年海南槟榔生果总产量约7亿斤,加工成槟榔干果约260万包,至2019年达到槟榔生果总产量约12.5亿斤,加工成槟榔干果约455万包,2020年由于在槟榔开花坐果的重要时期全省持续干旱气候,影响了槟榔产量,生果总产量约10.5亿斤,加工成槟榔干果约390万包。从2014年以来海南槟榔总产量数据来看,除了2016年寒害和2020年旱情影响,海南槟榔总产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虽然一部分槟榔园受黄化灾害影响造成槟榔产量明显减产,但另一方面,海南槟榔种植面积的增加和部分种植户对槟榔种植管理投入的增加带来的产量提升完全可以抵消黄化灾害导致减产的影响。

5、槟榔原材料价格上涨不是槟榔黄化灾害所致

最近十年,槟榔产业保持稳定快速发展趋势,产业总产值(终端产品销售总值)从2010年的70亿元增长到2020年突破500亿大关,消费市场不断扩张,从原来的以湖南市场为主扩散到全国市场,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槟榔消费市场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催生了产业下游槟榔深加工企业对原材料的旺盛需求,槟榔黄化灾害虽然造成局部槟榔减产,但并没有影响总体产量,槟榔原材料供需关系总体保持平衡,有些年度收购季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原材料供应量增长速度跑不过需求量增长速度,加上槟榔深加工企业的竞争战场向原材料领域延伸,具备更强市场销售实力和成本转化能力的企业有意提高原材料价格以打击竞争对手,挤压竞争对手的利润空间,消耗竞争对手的原材料收购资金,从而压缩竞争对手的原材料收储量。槟榔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槟榔深加工企业对槟榔原材料需求逐年增加,以及深加工企业对槟榔原材料的激烈争夺才是导致槟榔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而不是槟榔黄化灾害。

六、应对槟榔黄化灾害的建议

1、正确认知槟榔黄化,克服谈黄色变

正确认知槟榔黄化问题需要把它掰开了揉碎了来看。如上文分析,槟榔黄化现象是指槟榔树叶片变黄、槟榔植株长势变弱、槟榔产量明显下降,其中有感染真正的槟榔黄化病,也有因为管理不到位、不科学造成的槟榔黄化。全省出现黄化现象的槟榔园中,由于植原体或病毒引起的真正黄化病所占比例不高,大部分是由于缺素、缺水或病虫害长期侵染引起的黄化,后者是可以通过栽培管理避免或改善,并不是所有黄化都是“癌症”,不必谈黄色变。

 

根据农业生态学理论,当某个地区长期种植单一作物超过一定规模之后,容易造成病虫害发生频发和土壤肥力降低,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防治成本。随着槟榔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病虫害防治的压力自然会增加,以前那种靠天吃饭的路子走不通了。需要改变槟榔种植的观念,槟榔不再是懒人树,槟榔和其他热带果树一样,也需要精心呵护,科学管理。

2、加强科研攻关,攻克槟榔黄化病

真正的槟榔黄化病的病原、致病机理和传播途径目前仍然是个有争议的课题,科研人员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防控槟榔黄化病,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搞清病原,政府和科研机构加强科研攻关,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槟榔黄化因子和致害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甄别海南槟榔黄化灾害的发生原因,准确掌握全省槟榔黄化灾害发生动态,研发出有效的防控策略,提高应对槟榔黄化灾害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在明确病原之后,尽快研发出病原检测方法,形成槟榔黄化灾害田间快速检测方法,帮助广大种植户判定真正的黄化病,及时采取砍伐清理病树、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措施,抑制黄化病蔓延。另一方面,加强槟榔种苗市场管理,严格控制从染病槟榔园引种,同时加快槟榔健康种苗培育、抗耐病品种的选育,控制黄化病通过扩种传播。

针对我省槟榔粗放种植管理模式和种植管理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科研人员应加强对槟榔的生长规律、病虫害发生和传播规律等问题进行研究,结合我省槟榔园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槟榔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制定不同类型槟榔园的生产管理规范,引领海南槟榔种植业走上生态高效栽培的道路,提高我省槟榔种植管理水平,从而解决大部分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的槟榔黄化问题。

3、低产槟榔园的去留抉择

有些槟榔园,由于长期疏于管理,存在缺少生产管理所需的基本配套设施、土壤条件恶化、病虫害肆虐、槟榔植株长势很弱、黄化现象突出、产量低下等问题。这样的槟榔园的树龄往往都比较大,通常在十几二十年以上。粗略估计,海南这样的低产槟榔园总面积有几十万亩,在陵水、万宁、琼海、三亚和屯昌等市县存在较多,它们往往被列入发生黄化灾害的槟榔园范围。对于这样的低产槟榔园的业主来讲,只要槟榔树还能结果,哪怕是很少,也不舍得砍掉。且不论从技术层面,这样的槟榔园还能不能通过管理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单从经济性来看,对于低产槟榔园的去留抉择,自然就有答案了。

低产槟榔园的槟榔树已经病入膏肓,要把它救回来需要付出的代价除了资金之后,还需要时间。按照槟榔树的生长规律,即便在技术措施得当的情况下,也需要四五年时间才能恢复长势,低产园的树龄偏高,剩余收获年限不多,再花几年时间去恢复长势,所剩收获年限更少了。另一方面,改造低产槟榔园投入的成本比正常槟榔园的抚管成本高很多。综合来看,改造低产槟榔园的投入产出相当不划算。

低产槟榔园病虫害肆虐,如果舍不得砍掉,也不投入资金进行管理,必然会滋生更多的病虫害,成为传染源,影响周边槟榔园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尚未绝收的低产槟榔园,建议提前改种别的作物,或者在不影响下一代槟榔生长的前提下,提前补种小苗,等小苗长到一定程度再移除老树,实现低产槟榔园更新换代。

4、加强槟榔种植管理技术推广与服务

随着槟榔产业发展,槟榔原材料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种植户开始重视对槟榔的栽培管理,迫切需要槟榔栽培管理技术服务,例如槟榔园建设如何选地建园、如何规划种植、需要哪些配套设施、如何施肥、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保花保果、如何提升果品质量等等。

 

虽然近几年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也重视槟榔种植技术的推广,开展槟榔种植技术培训会,但推广覆盖面有限,服务不够深入,种植户依然一知半解,技术水平没有实质性提高。


文章来源:多元槟榔产业平台

友情链接 更多
申请入会|行业科技|组织机构|协会领导|有问必答|展示发布|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海南省槟榔协会 Copyright @ 201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推广/广告合作/友情链接: 13716239909 投稿邮箱: 2602786106@qq.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文明东朝霞路山内三里189号
免责声明:本站上会员自行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全程开发设计:海南中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