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笔写这文章前的很长时间里,小编都将人类学家王铭铭在《槟榔与咖啡》里有关槟榔历史的引述当作准确答案——他写道槟榔在中国可追溯到1500年前。直到两天前为了写这篇讨论起源的文,我重新翻看了《槟榔与咖啡》才发觉当时看偏了眼,那1500年前只是关于槟榔的咀嚼史,也因此我又需要从头开始查阅资料来寻找槟榔的源头。
槟榔最早在中国出现是什么时候?
如果你去查文献,会发现关于槟榔的起源,向来都是众说纷纭的。有的说是起源于1000年前的北宋,有的说在1500年前的晋朝,还有的说早在2100年前的西汉就有记载!他们各个有理有据,多是引用关于槟榔记载的文献,我放在下方的图表里。
时间 |
主要依据 |
依据内容 |
北宋(1000年前) |
《宋史·地理志》 |
“琼州······元丰贡银、槟榔。” |
晋朝(1500年前) |
徐衷《南方草木状》 |
“槟榔,三月花色,仍连著实,实大如卵。十二月熟,其色黄。剥其子,肥强不可食。······食之则滑美,亦可生食,最快好。交趾、武平、兴古、九真有之也。” |
东汉(1900年前) |
杨孚《异物志》 |
“槟榔······以扶留、古贲灰并食,下气及宿食、白虫、消谷。” |
西汉(2100年前) |
官方文献 |
“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荔枝、槟榔······皆百余本。土木南北异宜,岁时多枯瘁。” |
看完有没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究竟哪个说法是更接近事实的,我们现在花些时间一起捋一捋。
先说最久远同时也是被引述最多的西汉说。
《三辅黄图》里是这样说的,我们熟悉的汉武帝在平定了南越国后,于西安建起扶荔宫,便想着把在南越国瞧见的奇花异草一并移植过去,其中就有槟榔。很多学者据此认为我国从越南引进槟榔已有2100年历史,但这种论断实则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他们忽略了后半句的“土本南北异宜,岁时多枯瘁。”也就是说包括槟榔在内的大多南方植被因无法适应北方寒冷、干燥的天气而未能移植成功。之后相关的记载便戛然而止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理解为槟榔种植依然留存于南岳的地域范围内,要想说明槟榔此时已经活跃于内陆,还需要提供出更多的证明。
可能有细心的同学会问,汉武帝既然都把南越平定了,这南越不就属于咱的范畴之内了吗?那么南越的槟榔不也等同于就是咱的槟榔?
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简单讲下南越的由来。
在公园前214年,秦始皇发兵50余万,将南越纳入秦帝国的版图,在那设了桂林、南海和象郡三个郡,确立了对南越的主权。这可以认为是今天广西和广东大部分地区的最早溯源。
后来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乱。
时任南海郡最高地方军事长官的南海尉赵佗,“以南海郡治番禺为本”,趁乱割据一方,而后出兵攻下了桂林和象郡,给自己封了个南越武王,正式建立起了南越国,大致范围就是广东、广西和北越。
后来西汉时期,汉武帝和南越国矛盾激化,于是武帝一气之下将其平定了。平定后在南越新设的其中一个州名为交州,并将北越境内的交趾、九真和日南归属于其中,这些地方现在都属于越南。
也就是说汉武帝兼并的南越国包含了如今的越南部分地区。
回过头来,我们说槟榔归属问题。
我们之所以不能将那个时期南越的槟榔划分到自己这边,就在于这部分越南领土。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或许就能明白了。
曾经的蒙古帝国发起过多次西征,一路上所向披靡,它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最远抵达过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以及大西洋延伸的地中海。控制面积一度达到约3450平方公里,但如今这3450平方公里地域内从那时起所发生的全部历史并不都归属于我们,我们自己的历史记载呢,多是在960平方公里内所发生的。
用历史学家的话来说,所谓国家史,应该指现今国家境内包括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
换言之,要是当年北越没在明朝时期从中国边境分裂出去成为独立的藩属国,那槟榔史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就不会有争议。再做个假设,要是蒙古帝国没有因为二代的争权夺位导致四分五裂,那么很可能如今的中学历史课本要比现在厚上不少。当然这是为了说明历史归属的假设。
讨论完西汉说,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另外几种学说。
首先,1000年说。看上面的图表中,持1000年说的学者主要依据是《宋史·地理志》中的“元丰”二字,元丰(1078-1085)是北宋皇帝宋神宗的年号,他们据此推断,我国槟榔历史为1000多年。但事实是早在265年前后成书的《南中八郡志》记载“槟榔大如枣,色青,似莲子。彼人以为贵异。婚族好客,辄先逞此物,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可见早在魏晋时期,也就是1800年前,我国南中地区就有了槟榔。
接着我们将1500年说和东汉说放在一块来讲,原因是这两者有相似的问题。
1500年说里徐衷的记载有两点作为历史依据的不妥。其一是文中的交趾、武平、兴古、九真等地区现属越南;其二,就文献内容看并未提及种植,可能为野生。而东汉说的依据《异物志》时间是和帝时(公元89~105年),也就是1900年前,照理说比上文《南中八郡志》要早,但杨孚的《异物志》主要记载岭南包括广西地区和越南北部的山川、物产、民族风土等。所以不能确定是当时我国就有了槟榔,也有可能记载的是越南北部的情况。
综合判断,我国槟榔起源最早的文献记载应该为公元265年前后的《南中八郡志》,也就是有1800年历史了。
聊完国内的,我们再说说槟榔在世界的起源。
虽然前文我们对越南是三句不离口,但越南并不是槟榔的原生产地。目前最被认可的槟榔的野生产地是在马来西亚。
而在最近几年,考古学家在泰国西北部挖出了大约公元前一万年的槟榔栽培遗迹,说明泰国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开始种槟榔了,可想而知槟榔历史有多么久远。
考古学上还显示,槟榔食俗最早出现在东南亚半岛讲南岛语系的菲律宾先民中。直到公元前1500年,随着东南亚半岛上的南岛语系民族向东南亚陆地移民,槟榔才进入了东南亚大陆上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这些地区。
看完中国史再看世界的,是不是觉得世界史简直是言简意骇。
这是由于世界范围的历史可参照物较多,不像国内的大多只得参考文献的记录,而早年在书文中关于槟榔的记载又少的可怜。这种境况一直到唐宋以后加大了对外商贸才有所改善,有关槟榔种植的记载在那时慢慢多了起来。
而也是这个时期,随着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和港口的兴建,海南货贩纷纷从大陆各地往返于海南进行各种商业活动,其中一门主要生意便是运销槟榔,这些槟榔大多销往两广闽蜀地区。
到了明清时期,就已发展到海南一些州县几乎完全依靠槟榔生产来维持地方财税收入,说是绝对的支柱产业也不为过。
用一个例子便可以说明当时槟榔在沿海地区的畅销。
1989年,三亚市崖城镇出土了一个明代大铁权,即当时商人用来起称槟榔的铁秤砣。上面铸着:“崖州天后宫槟榔码重一百角力”。也就是说,当时卖槟榔最小的计量单位都是按一百斤算的,可见崖州槟榔产量和贸易量之盛。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道,当时许多地方的农民放弃了收益不差的粮食生产,转业成为专门的槟榔园经营专业户,发展到清代甚至出现了植树数万棵的大规模种植园。
那么后来的海南槟榔为何就不复当年盛况了?
这跟当时封建社会经济衰落、民不聊生,以及鸦片、香烟等外国商品撬开国门,大举倾销都有关系。而且当时从西洋传入的、可以被当作槟榔的嗜好替代品的香烟和咖啡,对于刚接触的东方人而言也更显时尚。关于这三者的交集,我会在下一期拎出来单独写一期,展开讲讲他们相互交错的兴衰往事。
全篇读完,你应该能看出槟榔的历史是相当久远了,即使是吹毛求疵的历史学者推导出的1800年说,那也相当于贯穿了整个中国史。当你对槟榔有了更深的了解,会有意思地发现它的每一次兴衰过程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关,读懂了更多槟榔史也就等同于读懂了更多中国。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