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槟榔产业是我市农村的一项传统产业,也是目前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由于近几年来槟榔价格一直呈上扬势头,广大农民种植槟榔的收益十分可观、生产积极性也十分高涨,近几年来全市每年新增面积达到1.5-2万亩左右,到2006年全市种植面积已达到13.2万亩。
但是,目前我市槟榔生产受到了黄化病的严重威胁,形势十分严峻。槟榔黄化病是一种缓慢降低产量的慢性病害,发病槟榔逐渐减产直至绝产死亡。其症状是:发病初期中下层2-3片叶片开始变黄,心叶变小,逐渐发展到整株叶片黄化,黄叶片的末端慢慢焦枯并干裂,严重的造成树冠倒伏;部分病株树冠顶部叶片明显缩小,呈束顶状;果实呈现出鲜艳的橘黄色,有时结有少量变黑的果实,但不能食用,常提前脱落;大部分感病树出现黄化症状后5-7年即枯顶死亡。
据调查,我市2001年开始发现槟榔黄化病,当时全市发病率为0.5%,发病的地方涉及5个镇;2007年5月全市发病率已上升到1.4%(即全市13.2万亩槟榔中,有1822亩感病),发病的地方已涉及到6个镇,其中,万泉镇、阳江镇、龙江镇发病率分别达到2.6%、2.7%、3.7%,最为严重的是东进农场(地方农场)有100多亩槟榔园出现大面积连片整园发病的现象。
为了尽快遏制槟榔黄化病的蔓延危害,降低种植风险,减少种植农户的经济损失,维护我市槟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槟榔黄化病的综合防控工作,特做如下通知: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鉴于黄化病是当前槟榔生产中来势较凶、涉及面积较广、危害性较重、防治难度较大的传染性、暴发性、毁灭性病害,也是当今国际上尚未攻克的科技难题之一。因此,对当前防控槟榔黄化病工作要引起高度重视,将其当做保护我市槟榔产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看待,当做保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来看待,当做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来看待。各镇、各村要统一思想,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组织干部全力抓好措施落实。要求各镇领导机构名单,要在6月20日前以书面形式报市政府办公室。
二、明确任务,推行工作责任制
各镇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对于已发生黄化病的镇,要尽最大努力千方百计处置和减少发病植株,争取三至五年逐渐消灭发病植株;对于尚未发病的镇,要抓好群众的引导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起忧患意识,提高预防黄化病的警惕性,积极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全力巩固无病区成果。与此同时,要建立具体的工作责任制,将防控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镇、村干部,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的考核内容,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促进黄化病防控工作的扎实开展。
三、因地制宜,科学防控
据专家分析,槟榔黄化病主要是通过种苗、昆虫以及人为、工具等途径传播。因此,要重点在这些环节以及加强肥分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上落实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要抓好“三查”。一是查清病区分布,按照轻重缓急划分病区;二是查清发病槟榔园的发病程度,确定防控标准;三是定期对槟榔园进行全面的检查,做到“五不漏”(即镇不漏村、村不漏片、片不漏园、园不漏块、块不漏株),一旦发现有疑似病株,要及时报告、及时鉴定、及时处置。
(二)严格把好种果种苗检疫关。槟榔黄化病属慢性传染病,且其苗期潜伏期长,苗期染病植株同正常植株无异,在苗期控制较为困难,因此,要一律禁止在病区留种育苗,一律禁止从病区运出植株。市植物检疫部门和热作部门要加强协作,共同抓好槟榔种果种苗的检疫关,对不经检疫的种果种苗要坚决制止调运和销售。
(三)千方百计及时处置发病植株。对已发生黄化病的植株,要动员群众立即挖除,并就地烧毁。在挖除前1-3天,要对病树喷施一次内吸性杀虫剂,防治叶蝉、飞虱、蜡蝉等害虫,防止挖树时害虫迁飞到健康植株造成新的感染树。同时,全面清理病园的枯枝败叶以及杂草,清理后一并集中就地烧毁。
(四)定期喷施农药防治。据了解,传播槟榔黄化病的昆虫主要是叶蝉类、飞虱类等,通过“吸毒、获毒、带毒、传毒”的模式传播。因此应在槟榔易感病园花果期喷洒20%叶蝉散乳油600-800倍液或乙酰甲胺磷乳油、喹硫磷,连续2-3次,每隔7天一次;若开花期成虫盛发,可采用20ml/支康福多药剂加水5-8公斤喷雾;抽叶期每隔10天喷一次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如速灭杀丁、敌杀死等1500-2000倍液。每年秋末冬初,喷施除草剂,清园灭荒。这些措施有利于切断传播途径,延缓病害蔓延。
(五)加强肥分管理。1、幼龄树施肥。幼龄树以施氮肥为主,适当施用磷、钾肥,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提高抗病能力。其中,基肥在定植后的第二年到开花前,每年每株可施堆肥、厩肥、塘泥肥等5-10公斤,混合过磷酸钙0.2-0.3公斤,结合扩穴,可在树冠外缘挖30-40厘米深的半月形沟施下。2、成龄树施肥。成龄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要进行科学施肥,以保持树体的健壮,提高抗黄化病的能力。一是花前肥:在每年2月份花开放前施。由于槟榔的花苞处于快速生长阶段,进入3-5月则花序陆续开放,树上头一年的果实也处于成熟期,故对钾需求量大。本次肥以钾为主,配合施用氮肥,以促进花苞正常发育,提高开花稔实率和成熟期果实的饱满度,并使叶片正常生长。施肥量为堆肥、厩肥10-15公斤/株,氯化钾125-150克/株。二是青果肥:在6-9月份施入。此时果实体积处于迅速膨大期,也是一年抽生叶片的旺盛期,对氮的需求迫切,应提高氮肥的用量和比例,以促进叶片的生长。施肥量为堆肥、厩肥10-15公斤/株、或尿素120-150克/株,氯化钾70-125克/株、或用15:15:15的复合肥150-200克/株。三是入冬肥:在11月下旬施入。施用磷钾肥,有利于提高槟榔冬季耐低温、耐干旱和增强光合作用的能力。施肥方法和用量是:于树根15-20厘米处挖沟,施入堆肥、厩肥10-15公斤/株,或粪尿肥10-15公斤/株,氯化钾100-120克/株、磷肥0.5-1公斤/株,最好几种肥料混合后一起施入,然后覆土。
(六)根据具体情况处置好槟榔园。一是对轻病园,要及时挖除病株,以及清理枯枝败叶和杂草,并就地烧毁。同时,采取措施保护好健康植株。二是对重病园,除了挖除、烧毁病株以及枯枝败叶、杂草外,要间种其它经济作物;如果病情十分严重、已无经济产量的,要进行彻底清除病园,全部改种其它作物。三是对新建园,要把好种苗关,杜绝从病区引种育苗或购苗,并加强肥水管理,定期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
此外,在病园内劳动后,人和工具都要经过一定的清洗、消毒后才能到健康园内劳作。
四、强化科普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防控能力。
当前,槟榔黄化病防控涉及面较广、任务较重、压力较大,各镇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积极采取各种有效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要帮助群众克服麻庳思想,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去,特别是无病区的群众也要落实好预防措施,全力形成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局面。二是帮助群众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黄化病,克服恐慌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避免病急乱投医和等待观望错误行为的出现。三是要大力将黄化病的危害性以及防控技术措施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外,要组织重病户和重点专业户进行专